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小時候的主餐喜歡以米飯為主食,小時候總覺得吃麵很麻煩,包括「大人」各種夾麵的技巧,我大概是因為貪懶而喜歡米飯。一直到出社會工作後,不知是否吃厭了「便當」類型的正餐,加上後來自己住,簡單的解決一餐有時就是碗不論湯或乾的麵。

海苔特色造型的橫濱系大和家拉麵 海苔特色造型的橫濱系大和家拉麵

順應台灣人的口味,鹹味有四個等級,我選了「631鹽味拉麵」的次鹹版本,卻還是感覺湯頭比起日本稍微「和諧」了些,下次再吃可能要選最鹹的才能體驗純正日本風味吧!

海苔特色造型的橫濱系大和家拉麵

海苔特色造型的橫濱系大和家拉麵


小時候的主餐喜歡以米飯為主食,小時候總覺得吃麵很麻煩,包括「大人」各種夾麵的技巧,我大概是因為貪懶而喜歡米飯。一直到出社會工作後,不知是否吃厭了「便當」類型的正餐,加上後來自己住,簡單的解決一餐有時就是碗不論湯或乾的麵。

直到現在,喜歡麵食應該已經大過於米飯。

麵食我也有所偏好,特喜歡我們台灣正統的湯或乾麵,從牛肉麵開始到炸醬麵再到各種乾麵。小時候討厭的變成現在喜歡的,而日本拉麵在外觀上類似湯麵,也是我在外選擇主餐的選項之一。

談到拉麵,從以前看日本美食節目時,看著主持人以朝聖的心態,採訪每個拉麵名店,以珍貴食材加上真誠的職人精神,最後加上秘而不宣的獨家秘方,搭配豐富的叉燒肉、蛋與蔬菜等配料,形成視覺上相當多元豐富的主食,也因而納入了我幾乎從不抗拒的選擇。

去日本京都與北海道,都曾食用過當地拉麵,同樣看起來豐富的湯麵,日本人喜愛湯頭濃郁的程度遠過於台灣許多。曾帶父親去京都吃上碗拉麵,但老人家吃不慣他的鹹度,之後旅遊的幾天我也不敢安排一起去吃拉麵。(但我個人一點也不排斥)

市民大道上的大和家拉麵每次經過時總是大排長龍,最大的特色在於拉麵上的海苔變成他們的招牌造型。將濃郁的湯頭利用海苔浸潤吸入飽滿後,店家菜單說明來搭配白飯風味更佳,只可惜我沒有這樣選擇,寧願乖乖地吃完這碗加料的麵。

順應台灣人的口味,鹹味有四個等級,我選了「631鹽味拉麵」的次鹹版本,卻還是感覺湯頭比起日本稍微「和諧」了些,下次再吃可能要選最鹹的才能體驗純正日本風味吧!拉麵中的叉燒肉肥瘦均衡,湯頭也濃郁,當天我太飢餓,升級成大碗,又選擇將麵請店家煮的稍軟些,感覺湯汁都被麵吸附走了,反而在湯的味覺上少了更多體會,變成純粹充飢飽食的一餐。但對於享受視覺、味覺與飽足感來說絕對是相當足夠。

若下次再去拜訪,麵可能選擇一般大小,鹹度最鹹加上麵的硬度普通,大概最能符合在日本吃的正統風味的感覺。加上其他的炸物與啤酒,想必體驗上更添風味。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