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當電影、音樂、文學已不再為政治勝利者服務時,反而多了更多人性味道。早年接觸日本戰國文化與歷史,總圍繞在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主要影響政局的主角型人物,這些題材在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後,戰國主流大名的故事已逐漸走到第二線。

關原之戰 關原之戰

當電影、音樂、文學已不再為政治勝利者服務時,反而多了更多人性味道。早年接觸日本戰國文化與歷史,總圍繞在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主要影響政局的主角型人物,這些題材在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後,戰國主流大名的故事已逐漸走到第二線。

關原之戰

關原之戰




當電影、音樂、文學已不再為政治勝利者服務時,反而多了更多人性味道。早年接觸日本戰國文化與歷史,總圍繞在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主要影響政局的主角型人物,這些題材在大河劇「葵‧德川三代」後,戰國主流大名的故事已逐漸走到第二線。

小人物的崛起,值得尊崇的人生態度

這幾年日本的影視題材將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描述成權力慾望無度,踩在道德界線上與老謀深算的奸佞暗黑性格,反倒對「主角」旁的配角與過去歷史「反派」立場的史觀軸線多了些著墨

,如真田幸村、淀夫人、豐臣秀賴,石田三成等,因為這些角色,卻也讓歷史更像了「人」。但戲劇裡不是著重他們為何失敗與成就,更多的是亂世中現在社會可能缺乏的正向人生態度或價值觀。

在「葵、德川三代」中以德川家角度看石田三成,是一個執念太深又缺乏溝通協調下注定失敗的角色。但在司馬遼太郎的「關原之戰」小說中,代表的卻是忠義道德觀的生存保衛戰,逆天而行的悲劇英雄。

世道的難與複雜,跳脫成敗論英雄

司馬遼太郎的史觀從大歷史的敘述,跳脫成敗來看這些「人」的故事,世道的現實由勝利的權謀者掌控,但義理道義儘管失敗,缺依然以無形受到尊敬的精神價值留存,打破戰國世道勝利者詮釋的論述。

本片對於日本歷史考究的細膩相當真實。一是時代服裝、裝飾與儀式的考究,如嫁入武家的夫人們,如寧寧夫人、淀夫人通常都以美女樣貌出現在電視劇,但在電影中卻忠實以剃眉白面黑嘴的貴族面貌出現(太嚇人了)。二是在戰爭武鬥的細節上,儘管沒有好萊塢大場景的磅礡,但還原實際關原戰鬥的實際樣貌,各種兵種利用地形肉搏戰的寫實犧牲,重現當時冷兵器時代參雜些許熱兵器的戰爭寫實。

關原之戰,勝的是現實與爾虞我詐的權謀,輸的是執著於義理的執念,回想你是關原中的石田三成或小早川秀秋,會怎麼做出選擇?蜀道難,世道更難。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