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兩位中國當權政治女性,一是武則天,另一個則是慈禧。歷史課本與相關書籍中,常見批判慈禧,說她守舊,禁錮了想要引進現代化改革的光緒皇帝,說她權力慾望處處想學武則天,能力與見識上卻又是東施效顰。
張戎的論述說了上述批評的一個漏洞,就是當代男性當權者的疲弱病態,從道光以降到光緒,無一不在本書中批評的毫無作為,以挽救時勢之姿的慈禧與慈安正是保衛皇權與促動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真正推手。
儘管歷史說慈禧容許義和團的事件,書中論述當時中國民情本就極力仇外,慈禧在憤恨的民情中極力保護大使館與外國人,也同意公使團派兵保護大使館,以緩衝國內民情與外國列強的衝突,另一方面也以外交手段制止當下不穩定的政局。
書中將光緒極度形容為一個懦弱無決斷能力的皇帝,與一般我們在歷史上讀到勤政思改革的光緒有判若兩人的差異。張戎指出光緒改革的路線,多是反慈禧或想利用光緒奪權的政治人物,如康有為等,旁徵博引的論點用另一個史觀角度重新賦予當時歷史另一種聲音。
我想起李敖寫「北京法源寺」中,寫的正是戊戌六君子與思變法的光緒。小說將慈禧按照傳統男性觀點塑造成罪孽的大惡魔,張戎筆中慈禧卻是當朝滿朝文武中,唯一的男性。
綜觀慈禧當政,除了義和團事變外,中國其實與國外列強關係維繫在一定調和鼎鼐的能力,你說她鎖國或是被逼得不得已才與外國往來,但她卻有外國友人,在離開清朝後在國外史料上給予慈禧公允的評價。
許多的仇恨視野都是各種標籤化與本位主義的彼此衝突,政治從古代到現代的運作方式都沒有改變太大,歷史唯有在拉遠拉的深後,才能有比較客觀的評價,但也不一定容易,想想看我們現在仍是用什麼角度評價秦始皇、曹操與武則天就知道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