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創造安娜」劇照,我們都被標籤形塑人生也相信標籤的人生,代表真實 太笨?還是貪婪?究責往往是在電視前面的觀眾,最習慣以判斷做心得。又或是有時叛逆地讚賞一下「反派」來凸顯自己的觀點稍微與眾不同。尤其是最近在Netflix上了兩部網路社交型詐騙作品「Tinder大騙徒」「創造安娜」。

真實創造了虛擬的西蒙與安娜 真實創造了虛擬的西蒙與安娜

真實創造了虛擬的西蒙與安娜

真實創造了虛擬的西蒙與安娜

「創造安娜」劇照,我們都被標籤形塑人生也相信標籤的人生,代表真實



太笨?還是貪婪?究責往往是在電視前面的觀眾,最習慣以判斷做心得。又或是有時叛逆地讚賞一下「反派」來凸顯自己的觀點稍微與眾不同。尤其是最近在Netflix上了兩部網路社交型詐騙作品「Tinder大騙徒」「創造安娜」。

這兩部作品的表層先告訴觀眾到底怎麼一回事,第二層用「被害人」的陳述以情感面加深觀眾同理心,第三層探討「加害人」動機與目的,一來告訴觀眾實際的他們真實的出身背景,二來試著引導觀眾如何看待加害人的真實。最後一層,因為真實的他們依然好好地在社會上生活著,在網路社交圈上仍有著如信徒般粉絲,留給觀眾一個空間,判斷用什麼角度下結論。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在相隔不遠的時間,分別上了兩部在背景上類似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以我們常用臉書、IG去判斷一個人的生活與真實面貌,常常我們自己也落入了陷阱。究竟社交網路上的照片、文字是不是代表真實?

「Tinder大騙徒」劇照








記得有個朋友曾經以職場生涯經營的角度跟我說,在社交媒體上不是盡量,是全部都要放正向貼文,比如放自己正面的運動、旅行、家庭照等等,來塑造正向生活態度的形象,才有可能之後善用社交人脈獲得不錯的工作機會。

這段話影響我很深,至少我記得很久。一開始我挺排斥的,但後來發現分享正向這件事情不需要刻意,是很自然就在社交媒體這麼做,因為開始會被「按讚」「留言」的數字左右了自己要分享的內容。

發現可能貼什麼類型的內容,數字就是比較高,貼什麼類型根本就乏人問津,其實是大家看了之後不敢按讚或留言,深怕被推薦機制把自己按讚的內容推給其他朋友知道,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喜好取向。

開始逐漸習慣,網路上沒有真實這件事情。既然叫做社交媒體,不太容易會有人將自己生活的細節都放在網路上好聽是分享,難聽是檢視,誰又希望在已經夠艱難的生活裡,還要自己把自己放上社交煎台上反覆被煎烤呢?

我們都太需要那些量化的按讚留言分享數字,來證明自己並不空洞的人生,然後用這些數字去相信一個人,相信那就是真實,因為那就是自己,這就開始陷入這兩部作品背景環境中的第一步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