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不似傳統燈節已經陷入一種形式的瓶頸,若以藝術為名,能發展的形式就開創許多空間,找回了小時候元宵夜遊賞燈的感覺,一樣看著燈展,一樣健行,一樣夜遊,只是手上的燈籠換成了手機大肆拍照。

2020白晝之夜‧南港 2020白晝之夜‧南港

2020白晝之夜‧南港

2020白晝之夜‧南港


不似傳統燈節已經陷入一種形式的瓶頸,若以藝術為名,能發展的形式就開創許多空間,找回了小時候元宵夜遊賞燈的感覺,一樣看著燈展,一樣健行,一樣夜遊,只是手上的燈籠換成了手機大肆拍照。


今年的白晝之夜選了一個不錯的地點,在忠孝東路七段那一段過去騎車一片台北市難得的「曠野」上,終於綻放出被文化開墾過的稻穗。不僅從南港車站延伸蓋出來的商場,周遭豪宅大樓也正蓋著,加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開幕,逐漸讓原本荒蕪的此處走出另一個新希望。

以章魚觸手做的裝置藝術效果其實相當亮眼,衝突卻又諷刺地描述都市生活這些大樓就像怪物般,每天我們都要與他作戰著


這裡建築物還不多,周遭夠空曠走起來即使人多也還算舒服,前後各有捷運站,又加上天氣好,使得這場藝術展覽吸引大量的人潮。

各項展品在官方的介紹上都顯得深刻空靈,像是在無人曠野上感受巨大聲光帶來的感動。可能真的要如白晝之夜的精神,真的要在很夜的時候,帶點酒後的迷濛與秋天深夜微涼,大部分的俗人都已睡去之時,享受初衷在這城市突現光怪陸離的衝突美吧?

這是一場美麗享受聲光效果的饗宴,藝術乎?燈節乎?其實燈節本就是一種藝術作品


難得吸引來的人潮,人數與創造的商機變成主辦單位的績效,形成與藝術展演初衷產生的拉扯。但卻又去深思,過往的藝術往往都存在美術館等高冷場域,成為某種社經地位獨享的資源,逐漸在近年讓藝術走入平民風潮下,有了不同的面貌。

在這樣面貌下階段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眾多觀眾流動下,展體現藝術家真實想呈現的模樣,讓民眾不再只是看熱鬧,像清明上河圖裡市集看雜耍賣藝的人們。藝術作品最終還是要讓民眾充分能與它要傳遞的訊息做足夠的互動。

有些展演其實意義很好,比如你曾有機會在市民大道上打網球?但人潮聚集了反而能體現變得有限,或真的要半夜到來

難得開放的台電修護廠,也是藉藝術之名,一生只會來此一次吧?


但礙於時間與經費,展品沒有足夠的說明與互動空間,可惜變成了拍照到此一遊的俗套。不免俗的只要有人就要有的市集,帶來了人潮,卻也沖淡了活動本身該聚焦的目的。

台灣的大型文化活動不免俗的一定要加入攤位,頂多稱呼他為市集,好與夜市做出區隔。各種吃喝與不相關的周邊都要趁此人潮創造「效益」。但,如上述的,這是人潮與藝術走入民間還有很多值得深思研究的地方,也是一段過程。

這一場「健走」在秋天台北夜晚舉辦,紓解了鬱乏困頓許久的自己,第一次大概也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拿著相機走在被封路的市民大道上,然後,以藝術為名。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