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9, 2016
改編自國外舞台劇劇碼的《公司感謝您》,不更動原味下各個角色的名字依然保留原創的英文名,在演技上加入了點台灣熟悉的喜劇元素,以一個小舞台劇的形式演出。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舞台劇,那種近距離真實感受彷彿我在他們演出中,試圖找出某個穿幫的畫面,卻沒想到他們每個動作、台詞、姿態、神韻、走位都如此精準,尤其那拗口又多的台詞,我非常佩服記著台詞,還不忘記走位笑容,以及各種情緒釋放的神韻。劇場很小,沒有電視已經決定好要看的視野與放大畫面,一舉一動如此清晰。
來討論一下這部戲吧,即使是國外的劇本,也印證資本主義下的企業員工面臨到同樣的問題。我們遵循的嚴謹、規範與年資文化,最後總會在新的企業變革中遭到挑戰。
這場新舊企業文化的變革不斷滾動著每間公司的發展,諄諄受教習於規範,解決問題達成績效,限於一種僵化的流程後,企業又導入新的變革。變革的背後,是考驗一個個人的人性,有些人迎合,有些人執著,有些人迷惘,有些人什麼也來不及反應就已經在劇本中是台詞裡那些被淘汰的人。
是一種瘋狂吧,我們奉獻的青春與遵守職場規範,最後淪落的只是一場讓人失去理智的鬧劇,人人都希望公司感謝您,每個虎視眈眈的人也希望對手被「公司感謝您」,在一波波浪潮打來時,公司真的會感謝您嗎?或只是淪為一種鬥爭形式下的淘汰儀式。
為了養家為了生活,誰都得在這鬧劇中生存下去,等著被感謝。
改編自國外舞台劇劇碼的《公司感謝您》,不更動原味下各個角色的名字依然保留原創的英文名,在演技上加入了點台灣熟悉的喜劇元素,以一個小舞台劇的形式演出。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舞台劇,那種近距離真實感受彷彿我在他們演出中,試圖找出某個穿幫的畫面,卻沒想到他們每個動作、台詞...
【藝術當代】舞台劇:公司感謝您
改編自國外舞台劇劇碼的《公司感謝您》,不更動原味下各個角色的名字依然保留原創的英文名,在演技上加入了點台灣熟悉的喜劇元素,以一個小舞台劇的形式演出。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舞台劇,那種近距離真實感受彷彿我在他們演出中,試圖找出某個穿幫的畫面,卻沒想到他們每個動作、台詞、姿態、神韻、走位都如此精準,尤其那拗口又多的台詞,我非常佩服記著台詞,還不忘記走位笑容,以及各種情緒釋放的神韻。劇場很小,沒有電視已經決定好要看的視野與放大畫面,一舉一動如此清晰。
【藝術當代】舞台劇:公司感謝您
【藝術當代】舞台劇:公司感謝您
改編自國外舞台劇劇碼的《公司感謝您》,不更動原味下各個角色的名字依然保留原創的英文名,在演技上加入了點台灣熟悉的喜劇元素,以一個小舞台劇的形式演出。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舞台劇,那種近距離真實感受彷彿我在他們演出中,試圖找出某個穿幫的畫面,卻沒想到他們每個動作、台詞、姿態、神韻、走位都如此精準,尤其那拗口又多的台詞,我非常佩服記著台詞,還不忘記走位笑容,以及各種情緒釋放的神韻。劇場很小,沒有電視已經決定好要看的視野與放大畫面,一舉一動如此清晰。
來討論一下這部戲吧,即使是國外的劇本,也印證資本主義下的企業員工面臨到同樣的問題。我們遵循的嚴謹、規範與年資文化,最後總會在新的企業變革中遭到挑戰。
這場新舊企業文化的變革不斷滾動著每間公司的發展,諄諄受教習於規範,解決問題達成績效,限於一種僵化的流程後,企業又導入新的變革。變革的背後,是考驗一個個人的人性,有些人迎合,有些人執著,有些人迷惘,有些人什麼也來不及反應就已經在劇本中是台詞裡那些被淘汰的人。
是一種瘋狂吧,我們奉獻的青春與遵守職場規範,最後淪落的只是一場讓人失去理智的鬧劇,人人都希望公司感謝您,每個虎視眈眈的人也希望對手被「公司感謝您」,在一波波浪潮打來時,公司真的會感謝您嗎?或只是淪為一種鬥爭形式下的淘汰儀式。
為了養家為了生活,誰都得在這鬧劇中生存下去,等著被感謝。
About author: 墨炭烏龍
台北人,寫的都是生活觀察,學著精煉而精確,學著樸實少些過度綴飾,像來一杯醇厚的墨炭烏龍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