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電影已經下檔許久才完成這篇,但還是值得寫下來咀嚼回味。 若對台灣民俗宗教信仰文化有興趣的人,「咒」應該是能夠讓人咀嚼好一陣子的電影。多數恐怖片如同坐上雲霄飛車,感受在戲院當下的刺激,出戲院後仍能一如往常,好像剛剛恐怖的記憶已經消失般。好的恐怖片卻會讓人思考咀嚼再三片中橋段與原因,...

難得實證嚴謹考究的台灣恐怖片:「咒」 難得實證嚴謹考究的台灣恐怖片:「咒」

若對台灣民俗宗教信仰文化有興趣的人,「咒」應該是能夠讓人咀嚼好一陣子的電影。多數恐怖片如同坐上雲霄飛車,感受在戲院當下的刺激,出戲院後仍能一如往常,好像剛剛恐怖的記憶已經消失般。好的恐怖片卻會讓人思考咀嚼再三片中橋段與原因,並與自己生活經驗產生連結,甚至恐懼的後遺症。

難得實證嚴謹考究的台灣恐怖片:「咒」

難得實證嚴謹考究的台灣恐怖片:「咒」




電影已經下檔許久才完成這篇,但還是值得寫下來咀嚼回味。

若對台灣民俗宗教信仰文化有興趣的人,「咒」應該是能夠讓人咀嚼好一陣子的電影。多數恐怖片如同坐上雲霄飛車,感受在戲院當下的刺激,出戲院後仍能一如往常,好像剛剛恐怖的記憶已經消失般。好的恐怖片卻會讓人思考咀嚼再三片中橋段與原因,並與自己生活經驗產生連結,甚至恐懼的後遺症。

從虛擬邪教密宗佛教的旁支大黑佛母為中心點,大黑佛母的由來,從藏傳佛教神祇、八吉祥相法的手印與典故變化而來,即使憑空虛擬都有相當厚實的理論考證,讓觀眾對於電影中的「邪靈體」有足夠的認同與真實度,對!電影最需要的說服就是讓觀眾相信「這是真的!」,也是恐怖片最不容易的地方。「咒」的大黑佛母已經讓電影的說服度完成一半。




恐怖片另一個我覺得困難的地方,就是讓恐怖與真實的生活產生連結。「咒」用了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祝福」為電影中另一個理論核心。生活裡無時無刻最常用的祝福,「希望我這次出差順利」、「保佑家人身體健康」。無時無刻有心無心地我們都在祝禱,伴隨似有似無的信仰。

從生活中相當密切的「祝福」。來說服自己善意可以藉由祝福擴散,詛咒也同樣可以。每個祝福或是詛咒,中間都有個「受詞:人名。電影用我們最普遍的生活經驗,說服觀眾相信關於「名字」就像是意念入侵或降臨的鑰匙。原來賦予了我們在宇宙中最重要且無可取代的座標。

「咒」除了在電影的核心概念有充足的考證外,也納入了許多過去東西方恐怖片的元素,如七夜怪談中的詛咒的影片、家中有鬼的種種遐想、被詛咒後類似催眠下意識自殘、西方驅魔電影中對於名字的概念,以及以如鬼入鏡以第一人稱自己拍攝影片等眾多元素組合而成,這部分沒有太多突破,卻也是一種元素集大成吃到飽的概念了。




難得且久違台灣的恐怖電影,有比最近我看過「杏林醫院」、「粽邪2」要嚴謹與考究許多,以我愛看又怕看恐怖片的人主觀來說,成熟度完整,說服度足夠,但仍然期待成熟又更新穎的創意產出。有沒有比較好的例子?麥浚龍的「殭屍」就是我近期心中的華人鬼片仍印象深刻的翹楚吧。

0 comments: